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心得体会 >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8篇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8篇

时间:2022-05-25 19:05:07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8篇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1

  我很幸运的做为无党派人士参加了统战部组织的为期5天的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这次半封闭式学习,收获很大,感悟很深,这也是我第一次出门参加井冈山精神红色教育。

  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绵延的山脉郁郁葱葱,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永恒的歌声回荡不息……硝烟不见了,斗争不见了,艰苦的岁月不见了,而那首豪迈的诗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依然振奋我心。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我们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传承的意义。

  品读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感叹过往,分析当下,展望未来,让人强烈地意识到,新时期秉承井冈山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一、学习领悟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面对敌强我弱和不断出现的艰难曲折,革命队伍中有少数人出现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和悲观情绪。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引导革命队伍的同志坚信革命必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的实质,把它的现象只看着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同志极具战略眼光,预测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引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不是单一的武装斗争,而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统领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同时推进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形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当年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二、学习井冈山精神,发扬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扬的优良作风和攻坚克难的品质。艰苦奋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当年在部队有用油规定: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不办公时,即应将灯熄掉。按规定,毛泽东同志晚上办公时用的油灯,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为了节省用油,却一直坚持只用一根灯芯。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以及给党中央的许多文稿。毛泽东同志带头艰苦奋斗的榜样力量激励军民克服困难、顽强斗争。“红米饭、南瓜汤”“朱德的扁担”也成为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群众用艰苦奋斗精神来应对国民党军事上的“会剿”和经济上的封锁,军民生活很困难。就拿用盐来说,煮菜都没有盐,就用当地围墙渗出的结晶:含水硫酸钠,俗称盐硝,当食用盐吃,还有一名战士在面对创伤性手术时不舍得用战友给他唯一的一点盐消毒,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把盐捐给了医院用于其他战友的消毒救助......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都是植入骨髓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保障着理想信念的传承。

  三、学习井冈山精神,凝聚力量提升软实力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革命形势,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出了一条成功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审慎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敢为人先,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正是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2

  参加公司举办的这次“柠司”发展论坛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虽然上课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半时间,但是从王志耘老师的授课当中让我感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期待在今后的课堂上有很多的收获。

  王老师讲到,“好的趋势很重要,不是我们的能力有多大,也许我们就是风口上的猪”这句看似幽默的话语,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很重要,而是我们可能遇到了好的时机,从这句话我联想到不是我们的能力很大,才到了今天的岗位上,可能是我们当时遇到了一个好的时机,把我们推到了这个位置上,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就感觉自己很优秀,应该在这个位置上。我记得贾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过,我们有些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知道前行,站在自己以往的成绩上,沾沾自喜,原地踏步。我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以便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顺势而为,大风能让猪飞起来了,在这股风向的指引下,大展拳脚,如果风力减弱又或者风停了,停留在半空中的猪该何去何从,这就像是在前几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下,煤炭市场一片好前景,只要有煤炭就不愁卖,也不会担心卖不上个好价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少有人会去想,如果煤炭市场下滑那该咋么办?只是一味的扩张自己的体积,当遇到了煤炭市场下滑,由于我们的企业太大,投资太多,固定资产太多,将会是我们的累赘、负担。我们公司的领导班子的战略眼光,看到了这一点,在煤炭市场在走下滑趋势之前,就开始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打出了我们自己的品牌,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提前做好了准备,从而应对即将会到来的寒冬,在寒冬中不断前行,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成为一头会飞的猪,而不是一头在风口上的猪。

  通过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作了“三串钥匙依次从四个人手中经过,最后又回到第一个人手中”的游戏,开始我们组用时是7秒钟,老师要在快点,我们通过调整位置,将时间控制在4秒,老师还让在快点,最后我们通过努力最终突破到了1秒以内,用了0.7秒,这个时间我一开始是不敢去想的,通过借鉴其它组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奇迹。通过这个游戏是我感触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齐聚大家的智慧;再次,要认清楚没有永远的敌人(竞争对手),要善于观察敌人的竞争优势,可能将为我所用或者可能就是我们的突破点;最后,要想突破一般的思维局限,要以目的为导向,不断创新。

  那么创新和创新思维到底是什么?我上网查了一下,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学生,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我们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创新思维,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利用这种创新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难题,例如在检修液压管路时,液压管路的卡子总是断,总是换了又换,有人就提出可能是连接头用的时间长了,存在磨损,磨损导致接头插卡子的间隙过大,在高压管路供液时,卡子容易窜动,造成卡子磨损受到剪切力过大,并不是卡子质量问题,经过更换连接头后,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有时看问题不要看表面的现象,要反过思考,工作中可能这样的问题很多,值得我们取思考。

  通过这次授课,我的感悟颇深,对自己的认识更上了一个台阶,对工作中一些不理解,也变得透明了许多,对创新和床新思维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为工区的下一步工作更好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3

  根据组织科的统一安排,7月27日至7月30日,我有幸参加为期4天的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现场实地教学的周密部署,授课教师们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上对我镇年轻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培养我们的良苦用心。通过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我在思想上和认识上都有较大的收获,下面谈一下具体的几点体会:

  1、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克服学习上的懒惰性。

  由于平常工作事务繁杂,自己老是借口忙而放松学习,即使学习了,也只是面上的学习,这实际上是学习上懒惰的表现,是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够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在新形势和任务面前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广学博览,尽可能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2、从零碎学习向系统学习转变,克服学习上的随意性。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如果在学习上心血来潮,杂乱无章的话,就很可能导致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好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学习上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目的搞好系统学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3、从理论学习向结合工作转变,增强学习上的指导性。此次学习不仅使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还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并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几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与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通过言传身教,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分析了从严治党的要求、基层干部决策力以及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自身的本职工作联系,用新的创新思维的方法开展工作,对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产生的问题是必不可少。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不仅使我提高了理论水平,找到了自身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更教会我深入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加用心学习、细心思考,工作中立足本职、勤奋学习,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组织的培养,用踏实工作来答谢领导的信任,用不懈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4

  近日,有幸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兴化市第十期青年干部培训班,远赴徐州__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是收益匪浅、感触良多。

  自离别校园,投身社会,屈指算来已历经二十余春秋,回首望去,一件件往事依稀如在昨日,一个个曾经熟悉的身影已经远去。浑浑噩噩于尘世之间,追逐名利于世俗之中,少了初出校园的纯真,多了一点举手投足之间的世故。然而,当走进矿大校园,我们心灵上再度感受到了校园的纯真,重温了那份独有的宁静与安详。

  徐州矿大分文昌、南湖两个校区,我们所处的是地处文昌山下的老校区,下榻在位于一处山坡上的矿大交流中心。初进校园,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旷、大”。作为一个北方城市的校园,尽管不具有南方城市的那种秀美、典雅、小家碧玉,但是宽阔的校园道路、高大的法国梧桐、星罗棋布的小山丘陵、点缀其间的殿堂楼阁,充满沧桑的教学大楼,无不尽情彰显了北方大汉那特有的粗犷与豪情。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开拓创新

  严谨治学”的校训,和矿大的百年沧桑,也给我们参加学习培训的每一位学员以启迪与思考。

  从交流中心到上课的逸夫楼并不远,大约有十五分钟的步程。从交流中心出来,经过游泳馆前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向右转个弯,从左侧一栋教学楼下直穿过去就到了。一路走来,也许是正值暑假的原因,校园里除了偶尔走过的参加暑期活动的学生外,并不见三五成群的莘莘学子,每日陪伴我们一路前行的只有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松树,和那静静的或卧、或躺、或微侧的遍地黄叶,微风拂过,片片树叶竞相追逐着、跳跃着,给宁静的校园增添出一片盎然的生机。

  上课的地方叫逸夫楼,顾名思义,是否是香港邵逸夫先生所捐赠的,姑且不去考证吧。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竟然是矿大研究生院所在地,教学楼的陈设显然还是多年之前的,普通的日光灯、传统的吊扇、斑驳的墙壁、简单的桌椅,无不透露出莘莘学子求学的艰辛与勤勉。唯有每个教室的讲台上都安装了一台电脑,成为显示现代社会气息的象征。古人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的条件尽管比不上现代化的高档会所,但是我们知道,每日在这里孜孜求学的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将来,在这里讲学的也不乏博士、教授,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名副其实的“陋室”,但是也是当仁不让的神圣殿堂,身居于此,任你是身居高位,还是腰缠万贯,不能不抛却所有纷繁杂念,远离案牍与丝弦,不能不庆幸自己能于大都市的纷扰中求得一张宁静的书桌,静静的思考人生的价值,静静的寻觅人生的真谛,“心无杂念,心如止水”。

  学习班的课程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有对年轻干部成长反腐倡廉的要求,又有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领导科学与艺术的考量,又有压力的应对方法教授,既有日常课程的教学,又有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汉字听写的游戏安排,对我们每一个学员的成长可谓是用心良苦。我们每一个学员也深深领会到这次重回校园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此次学习中,使自己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时光匆匆,转瞬即过,我们今天又重新走进社会。也许是岁月的洗礼,也许是生活的历练,也许我们习惯了喧嚣的生活,也许我们适应了浮躁的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越来越会不由自主的渴望宁静,哪怕片刻的安宁。所以,当我们昨天坐在矿大教室里,聆听一个个专家的谆谆教诲,我们是那样的庆幸与自豪,也是那样的珍惜与留恋,庆幸的是这样的学习机会,珍惜的是同学友情,留恋的是短短数日矿大“两点一线”的生活,相信再相逢时,我们都会说,我们是…我们曾经…

  享受宁静,不仅仅是享受远离工作、俗务带来的身体上的烦恼,正如刘禹锡所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更重要的是享受心灵上的静谧与安宁,心静才能思考,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心才能静,心才能得到安怡。诸葛亮《诫子书》中告诫他的子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喜欢宁静,但不等于止于宁静,我们应该在宁静中调整心态,在宁静中剖析灵魂,在宁静中提升人生境界、整合人生积淀,让生命在宁静而淡定的生活中活的真实轻松而有意义。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5

  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18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班通过九个专题的介绍,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充分解答了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对“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行多层次的深入解读,其次对“干部的格局和情绪调节”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探讨,再次对“调查研究与人文社科课题申报”进行多方位的深入思考,最后对“干部的公文写作及安全管理处置”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学习。两个月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对于我这样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来说,是一次系统的学习过程,让我从中获益良多,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也让我对支部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我深入学习和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和线上线下两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及二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中多次加深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立德是核心,树人是根本。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和光荣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既要使党支部完成基本任务,又要结合实际,完成高校中党支部的重点任务,需要思考和探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教师严于律己、践行师德,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德才兼修,切实培养“以德载医”的优秀医学生。

  二、继续加强党性修养,把握根本任务

  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党员和干部的党性修养体现在如何把握根本任务,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在如何提升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积极落实“六个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三、继续强化支部建设,打造坚强堡垒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支部的建设。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坚持“三会一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为重点,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力于结合实验课程工作实践,推动其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充分认识到党支部是党建设的基层组织,是教育、引领党员开拓进取的战斗堡垒。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是进一步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继续完善课程思政,培养核心素养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教师创新“三段三抓”工作做法,牢固树立“医道人文,教师为先,言传身教,传承大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每位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对动物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引导,让实验课程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引领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倡导学生积极学习、健康生活。把握整个支部党员教师的核心使命。支部要求党员教师要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专业实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党员将价值引领、理论传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了对先进方法的解析,进一步开阔了支部建设新思路。我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支部工作,为徐州医科大学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6

  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一,和来自我市各镇的82位小学校长搭乘动车来到福建教育学院参加aaa市第二期农村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内心甚有感慨。其一,从教这么多年,能和全市这么多校长一起参加这类全脱产的异地培训,这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进步自我的尽佳机会;其二,由福建教育学院这类研训一体的省属高校组织培训,出发点高,视野阔,培训内容肯定也是当前小学校长所必须的。

  一、校长要自我突破。

  翁老师说:所谓自我设限是因人为设定精神框框而丧失发展空间。翁老师以跳蚤实验等一个个例子来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论述,让我深深理解到我们总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自我设限。

  实在,我们每个人在任什么时候候都会下意识地设置一个自我保护的状态,在这类自我保护状态下,我们的说话、做事等等会不自觉地设置成一种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但这类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状态也其实不一直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它的另外一面就是自我封闭。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围上防卫的栅栏的那一刻,也为我们心灵的成长壮大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自我保护的状态越强,我们心灵的栅栏越厚实也越固执。

  而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学会不断地自我打开,哪怕这类自我打开有时会遭到一些伤害。因此学校需要校长有冒风险的勇气,需要有披荆斩棘的艰辛,大胆地自我突破和再突破精神,才能使增进学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校长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

  翁老师说校长在自我突破的基础上,还有具有领袖素质、良好的掌控力、影响力,要有宽容、公正、坚韧的根性。所以校长要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校长应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往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孤单,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果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相互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掌控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的思想进步、学校的科学决策等题目。校长要公道正直,用自己的人格气力往带好班子,往影响教职工。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个成员,让他往想办法、出思路,遵守现在是同事,永久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位同道,建立好友谊。

  当天下午短暂的开班式后,就开始进进紧张而实效的培训学习中,几天下来,前后有多位专家登台亮相,出色纷呈。有学院副院长张家骅教授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题目、视角和对策》、学院校长研修部林宇教授的《小学课堂教学诊断探析》、于文安副教授的《文化管理的上风及建设策略》、邹开煌教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位特点功能及实施》、和福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翁乾明的《校长的元认知与自我突破》等专题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就说于文安副教授的《文化管理的上风及建设策略》,于教授的开场白一切落后背后都有文化的题目就像一声响雷震醒了我们。接着抛出两大题目:①是不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文化建设的背景有清楚的熟悉?②是不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机理有清楚的熟悉?,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深进浅出、侃侃而道,对甚么是文化文化如何表现做了深进的诠释,特别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缺失元素更是一针见血,如人文素养: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寻求和关心,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性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缺失,还有公民教育、幸福课堂等的缺失,不逐一具体罗列。

  学校要发展,学校要打品牌,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就如于教授引述陈玉琨教授和冯大叫教授的话那样:一流的学校文化立校,二流的学校制度管校,三流的学校校长治校。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让我们看到了文化是如此重要。管理一所学校,作为一校之长要晓得:管人管心,经营学校就是经营人心,从人影响人到制度影响人,再到文化影响人,是管理层次的不断提升。

  总之,让我们学会不断地自我打开,大胆地自我突破和再突破,在经验+反思中成长,在学校管理当中采用精明+开明的方法,使自已的管理水平到达高明,突破到山不过来,我就过往的境地,才能到达他人未到达的地方,看到他人看不到的风景。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7

  参加公司举办的这次“柠司”发展论坛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虽然上课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半时间,但是从王志耘老师的授课当中让我感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期待在今后的课堂上有很多的收获。

  王老师讲到,“好的趋势很重要,不是我们的能力有多大,也许我们就是风口上的猪”这句看似幽默的话语,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很重要,而是我们可能遇到了好的时机,从这句话我联想到不是我们的能力很大,才到了今天的岗位上,可能是我们当时遇到了一个好的时机,把我们推到了这个位置上,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就感觉自己很优秀,应该在这个位置上。我记得贾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过,我们有些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知道前行,站在自己以往的成绩上,沾沾自喜,原地踏步。我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以便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顺势而为,大风能让猪飞起来了,在这股风向的指引下,大展拳脚,如果风力减弱又或者风停了,停留在半空中的猪该何去何从,这就像是在前几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下,煤炭市场一片好前景,只要有煤炭就不愁卖,也不会担心卖不上个好价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少有人会去想,如果煤炭市场下滑那该咋么办?只是一味的扩张自己的体积,当遇到了煤炭市场下滑,由于我们的企业太大,投资太多,固定资产太多,将会是我们的累赘、负担。我们公司的领导班子的战略眼光,看到了这一点,在煤炭市场在走下滑趋势之前,就开始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打出了我们自己的品牌,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提前做好了准备,从而应对即将会到来的寒冬,在寒冬中不断前行,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成为一头会飞的猪,而不是一头在风口上的猪。

  通过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作了“三串钥匙依次从四个人手中经过,最后又回到第一个人手中”的游戏,开始我们组用时是7秒钟,老师要在快点,我们通过调整位置,将时间控制在4秒,老师还让在快点,最后我们通过努力最终突破到了1秒以内,用了0.7秒,这个时间我一开始是不敢去想的,通过借鉴其它组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奇迹。通过这个游戏是我感触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齐聚大家的智慧;再次,要认清楚没有永远的敌人(竞争对手),要善于观察敌人的竞争优势,可能将为我所用或者可能就是我们的突破点;最后,要想突破一般的思维局限,要以目的为导向,不断创新。

  那么创新和创新思维到底是什么?我上网查了一下,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学生,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我们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创新思维,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利用这种创新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难题,例如在检修液压管路时,液压管路的卡子总是断,总是换了又换,有人就提出可能是连接头用的时间长了,存在磨损,磨损导致接头插卡子的间隙过大,在高压管路供液时,卡子容易窜动,造成卡子磨损受到剪切力过大,并不是卡子质量问题,经过更换连接头后,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有时看问题不要看表面的现象,要反过思考,工作中可能这样的问题很多,值得我们取思考。

  通过这次授课,我的感悟颇深,对自己的认识更上了一个台阶,对工作中一些不理解,也变得透明了许多,对创新和床新思维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为工区的下一步工作更好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篇8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是继续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现阶段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一项艰苦而紧迫的任务。校本培训作为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更多地以教育现实为着眼点,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1、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课程理念

  随着课改实验不断深入,学校、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也随之凸现。校情不同、问题各异。立足校本,我校从三方面着手,建设开放、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2、培训管理规范性

  为保证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制定《华富小学校本课程制度》,营造利于教师教研的氛围,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力争“步步有实效”,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研讨制度。校长为校本教研第一负责人,在教研组指导下,组织实验学科的互观课、研讨课等活动,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区研讨课1次,承担校示范课1次以上。

  (2)共享制度。在课改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和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激励每位教师开放自己,利用科组活动、业务学习、学术沙龙、研讨课等多种渠道,通过交谈、协作、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创设共享制度,提供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享经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3)管理制度。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典型案例、优秀课列、交流论文,通过数据、资料整理调整校本课程研究动态,并设专门机构管理校本课程有关工作。

  (4)激励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参评活动,如优秀教案(活动)设计、说课评比、优秀论文、案例选拔,及时奖励成绩突出的实验或非实验教师,促进每位教师能说、会写、善评、敢想。

  3、深入学科,聚焦课堂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获取、处理大量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必然会涉及到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学校培养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在实施“搭积木”信息技术建设策略,实现了各学科实验室都装备多媒体,做到多媒体进入所有班级,并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的优势,确保教学资源随时随调用,自如共享。我们还紧紧抓住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与外延的理解,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创造一切条件,让教师们用好、用活、用精现有设备,让信息技术设备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支撑和提升课改的作用。我校每二周就进行一次信息技术培训,从操作系统到文字处理,从Authorware到Flash,教师们都在电脑房流连忘返。学校在服务器上建立素材库、课件库,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动画、声音素材,方便教师制作课件,可以让教师在互联网上开阔视野,欣赏高水平的讲课,领略最前沿的学科知识,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这样,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联系,选择学习内容,调节进修计划和进程,开展交互式咨询活动,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而把“校本培训”引向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从校情出发,以求实的作风奋力进取,精心组织了三个阶段的课改校本通识培训,组织观看了4位专家讲座光盘,召开了6场专题研讨会;在通识培训阶段,学用结合,组织了8场次以课改精神指导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推出了12个本校教学案例进行研讨,精选了6个典型课例作为市、区级公开课;开展课改专题调研和培训测试,写了50多篇通识培训心得体会,用课改理念开发学校工作新切入点,找准课改实验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真正做到了“边培训,边探究,边实验”。让教师消除困惑心理,让教师真切感知课改,让教师积极参与课改,让全校上下与课改同行。

推荐访问:提升 心得 能力 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能力提升班培训心得 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七种能力心得体会 如何提升培训能力 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1000字 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能力提升班培训心得体会 提升能力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