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5篇
第1篇: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围绕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心得体会
班级:黄海1010 姓名:吴琳 学号:10418027
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是:第一,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在平稳中还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
第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的减缓;
第三,下半年外需继续减弱,发展前景不尽明朗,但内需有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一.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走势.国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情况看,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从今年工业走势看,相对比较稳定,总体上已增长的趋势发展. 第二,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靠内需增长所拉动。从今年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增速逐月加快,表明国有及其他投资是相当活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一样,从内需的角度看,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表明内需增长机制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进口和出口增幅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出口相抵,出现顺差,表明外需出现明显的回落。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从效益看,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都曾增长趋势。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也保持增长。由此,宏观效益和通货膨胀都在良性循环区间内。
但从发展趋势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苗头。呈现逐月大幅回落走势。
二.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在投资领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在消费领域,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很多. 三. 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各方面都比较关注。存量和增量调整都有新的进展,农业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反复苗头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关注。
在存量调整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理想。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一是品种优化。二是布局优化。东部沿海较大幅度调减了粮食面积,集中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也加大了优质专用粮开发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煤炭行业在巩固近两年成果基础上,继续实施关井压产,企业产品平均售价上升,煤炭行业整体上扭亏为盈。冶金行业在继续做好“关小、淘汰落后”工作的同时,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宝钢、首钢、武钢宣布战略结盟,市场销售较好的产品增长较快,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在增量调整方面。从投资角度来说,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投资也明显加快。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科教、文化投资增长都很快.从收入角度来说,国家提高了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标准,对特殊地区实施特殊岗位津贴,这必然增加低阶层的收入,“两个确保”工作也得到了强化,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保证率上升。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向前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苗头。如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了逆向的变化,平板玻璃行业新增生产能力过多,非法小煤窑死灰复燃严重,市场过剩的普通小型钢材、线材产量快速增长,纺织行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从收入分配角度来说,应该说今年问题还是比较大的,调整进展还是不明显。主要是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国民收入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仍保持较好的趋势. 总的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总体上仍保持较好的趋势,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明显,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比较低,不少地方财政困难欠
发工资现象较突出.
五.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受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减慢的惯性和滞后因素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可能比上半年继续有所回落,但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内需的扩大仍将会弥补一部分外需的减弱,其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从生产方面来看,今年农业生产受干旱等灾害因素的影响,加上粮食面积的调减,粮食总产量可能会略有减产,但其他农产品生产形势还是比较平稳。工业,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加上内需的稳定增长,生产形势还比较不错。第三产业由于金融、房地产的增长相对平稳,运输业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可能略低于去年水平。 从需求方面看,第一是国家投资力度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是利用外资全全年增长,第三是从民间投资来说,制约其增长的因素是改善的趋势。
所以2011年,中国仍将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在遏制通胀、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目标将成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所以在2011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目标,继续增强内需拉动力仍然是新一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
第2篇: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不断加强了组织的规范化管理,逐步确立了建设的思路和规划
20XX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就编制了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分别达到了自治区建设标准要求;20XX年3月又发布了《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活动工作的通知》,要求注重基层农村文化管理,做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公共文化政策的出台表明新疆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向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建立了激励和监督机制。近年来,新疆还陆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使新疆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例如,20XX年7月8日通过了《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草案)》;20XX年3月30日批准的《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等。从“十一五”开始,新疆全面系统地制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并于20XX年12月和20XX年10月分别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围绕自治区所确定的思路和制定的规划,各地州县以及乡镇也纷纷制定了反映本地实际的文化建设思路和规划,普遍提出了富有县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具体措施。例如,叶城县、莎车县的“文化塑县”战略,库车县的“大文化”建设思路,特克斯县启动了“现代文化促进周和促进月”活动等。
(二)组织实施了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为了推动全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自1994年以来,由国家相关部委倡导或组织实施,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文化厅牵头,在全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具体包括自治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西新工程”及“2131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此外,20XX年起,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又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流动文化车工程;自治区自1996年起实施了新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截止到20XX年,全疆基本达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县、乡、村(行政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络已基本建成,③全疆14个地、州、市辖下的858个乡镇、8932个行政村及300个农林牧渔场已成立了9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截止到20XX年4月,全疆100%的行政村通了,20户以上自然村通率达到%,行政村、乡镇通宽带率分别达到64%和99%。④截至20XX年,全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已完成县级支中心试点和507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形成以自治区图书馆为中心,以各地州市、县图书馆为分中心,社区、乡镇文化站为基层站点的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络平台。各地、州、县实施了适合于本地的文化建设工程。例如,昌吉州实施了包括“文化兴边”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四大惠民工程”;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实施了文化传播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现代文化引领工程;莎车县实施了文化引领、文化素质提升、文化惠民、文化精品以及文化净土五大文化建设工程等。⑤
(三)强化和优化文化机构服务职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首先,专业文化机构或单位充分发挥文化职能部门专业指导作用,对基层文化站及文化室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活跃丰富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组织力量挖掘民间艺人、派业务骨干帮助各乡(镇)场开展农牧民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等,同时还实施文艺精品下乡工程;其次,政府相关机构组织指导农民开展百日文体竞赛活动、节日假期文化庆典活动、日常健康文化娱乐活动及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第三,用心打造以墙壁文化为主的“景观”文化;第四,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诸如各地的诺茹兹节、塔什库尔干县的肖贡巴哈尔节、泽普的金胡杨红枣文化节、托里县的“万人同奏冬不拉”、查布查尔县的西迁节、经贸文化旅游节等。一些乡镇也开始打造庆典品牌,例如,20XX年6月23日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举办了首届沙漠风情旅游文化节,并确立了“大庙古汉寺、大漠胡杨林”文化品牌。⑥再如,哈密市陶家宫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挖掘,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哈密木卡姆和新疆曲子”文化为主的艺术品牌等。
(四)普遍推开了农村科技服务和针对农牧民的科技文化培训
自20XX年在全疆范围大规模开展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建立起农村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的组织机构,有序开展了内容丰富、以农牧业技能为主的培训。各县、乡、村也创建了农村科技服务与培训的载体或平台,如“科技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科技之冬”、“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结合农时开展内容丰富及形式多样的培训。此外,利用“科技大篷车”、“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⑦
(五)逐渐形成了一支包括专兼职人员在内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逐步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更加注重加强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专职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的同时,从农牧民群众中也涌现出一批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的人才。他们是来自农村且不脱离农民本色的业余文化工作者,亦即农民中的文化带头人,主要包括“小康文化户”、“文化中心户”或“文化专业户”及民间艺人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精心培育,他们与前者一起逐渐成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此外,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一些群众文化团体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团体。
二、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由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使得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理解、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认识上普遍存在单纯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产品的外在形式或物质性载体的倾向,即忽略其实质内涵,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缺少对新疆农村整体精神风貌、各族农民群众观念或思维方式及其精神文化诉求等内涵方面的研究。
(二)场馆建设缺乏持续性和长效性
在文化场馆的建设上,虽然修建速度较快,但整体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如大多数文化馆只有办公室而没有开展辅导、培训、教育等活动的功能场所,特别是村一级文化室,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设备不够、藏书不多、阅读条件不好、功能不全等。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致使后续保障资金缺乏。目前,新疆农村各管委会文化建设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农家书屋为例,一次性资金投入建设后而没有后续资金补充,使得书屋建成后,管理人员报酬、水电暖等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出版物补充更新等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到书屋的正常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场馆的管理不规范
文化站、农家书屋特别是村级文化室,相当一部分不能持久性、规范性地开放。从20XX年至20XX年7—8月间,课题组成员在南疆、北疆和东疆等地的一些农村调研时,看到村文化室都常常锁着门。当问及原因时,有关工作人员回答说是农民农忙时节,没人来看书;而问及农民时,则回答是因为没时间、没兴趣或太远不方便,家里有电视或有络等。
(四)服务络没有实现完全覆盖
无论是从区域而言,还是从人群来讲,亦或是从文化服务的项目或品种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点”或空白。有的地方相关机构或部门不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有的地方即使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地村民的参与度也很小,参与面也很窄,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群体,如文化教育程度很低者(包括不懂汉语者)、经济困难者、得不到其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者及一些老人和小孩等。
(五)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落后
在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这也体现在文化管理上,文化组织管理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在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普通农牧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听得不多,对其内心诉求了解不够。因而,相当一些文化活动是行政命令式的,农民不感兴趣,故参与度不高。
(六)政府的影响力还较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或功能仍然不够强大。其突出表现是文化活动开展不正常,政府有能力时才多举办几次,农民群众无法全部参加文化活动。因而,很多农民群众的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形式还是聊天和看电视。
(七)文化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健全
一些地方管理层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仍未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文化建设被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文化建设工作难以专职性、独立性、系统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八)乡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乏力
文化站、农家书屋有工作人员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少且多为半路出家。许多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其中多为兼职干部,一人身兼多职,而且文化工作不是重点,没报酬,缺乏激励和约束,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文化活动。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重视程度不够,村一级随意指定、随意调换文化室管理员的情况比较普遍,个别行政村还长时间没有管理员。此外,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对民间艺人或团体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平时扶持力度较小,特别是补助资金少,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致使人才流失严重。
(九)文化产业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政府有关人员思想解放程度不高、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传统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农牧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此外,缺乏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和具有创意的人才,外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贸易等专门人才也极其短缺。
三、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经验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探讨及其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对我们具有更大的借
鉴意义。韩国学者认为,政府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并应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形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还有一些韩国学者认为,要想把政府的意图长期、正确地贯彻实施下去,变成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教育全体国民树立勤勉、自助、协同、自立的精神。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日本学者谈到,日本村民曾自行对社会生活进行检讨,重新省思农村文化的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而且维持了社区固有的社会秩序,并通过社区文化的振兴来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对乡村的整体发展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乡村社区的凝聚力,而加强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开展多种社区活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频率,大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内学界的研究更为全面和帖近实际,许多可以直接“移植”过来。首先,在供给主体及其方式上,应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当然,有些偏远落后的乡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其次,在建设保障上,提出三方面措施,即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力度和加大人才队伍保障力度。第三,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致认为必须增加资金投入,修建、重建、更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同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形成社会化共建态势,从而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第四,关于农民主体意识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农民不仅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而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的评判者,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从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农民的参与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提升、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着手。具体而言,既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又要推进制度创新,以拓展农民主体性实现的空间。⑧第五,有学者专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规范化建设、统筹整合资源以及建立考核机制等建议。⑨有的学者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理念及模式问题,提出了“1+N”免费开放模式,即由文化中心组织机构、文化中心管理人员、文化中心功能配置、文化中心服务项目、文化中心经费来源等五个关键因子组成的运作模式系统。⑩与之相关,在建设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上,有学者提出应以最终创造的公众价值为评判标准,群众的满意度原则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和内在动力,评估主体应是多方参与评估。第六,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学者提出了从西部农村文化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系统建设着手,强调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并提出其培养途径。有的学者提出,需要借鉴现代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和前瞻性的战略举措来推进。具体包括重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式、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等;瑏 瑢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构建政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等;瑏 琐还有的基于文化安全视角,就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出必须从政府和基层多方面加强建设,构筑新疆农村文化安全屏障,提出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并增强对“四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和巩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实践方面,许多地方探索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突出的如已步入全国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行列的杭州市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注重创新性,明确机构,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强化能力,创新文体干部管理模式;以等级评定为载体,创新文体团队管理模式。注重导向性,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立足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支撑体系;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保障体系;以推进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体系。注重带动性,带动了村级文化设施增加、群众活动的广泛开展、群文创作的日趋活跃、文化遗产的深入保护和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注重科学性,保证制度设计、阵地运行、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上述研究和经验对于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在明了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或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建设的实质内涵
当前,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在继续加大场馆、项目等物质性载体建设的同时,明确并强调其“公共性文化”(也就是公共精神、公共价值)这一实质内涵,充分认识到,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必须以现时代的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新疆农村形成充满现代气息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塑造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及能力素质、具有现代先进思想观念、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和情智心理及现代健康人格的新疆新型农民,从而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注入精神“灵魂”,以便提升其内涵发展水平。
(二)着眼于建设的总体思路
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完善纳入到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进而形成科学的总体思路。首先,夯实经济基础。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物质达到较高富裕阶段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因而,首先必须致力于增加新疆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物质生活,以便为新疆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其文化消费水平奠定基础,使其由物质富裕而进入精神充实层面,以此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其次,面向基层农牧民,以建立完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阵地为重点,倡导、启发、感染新疆广大基层农牧民在享受健康娱乐的文化服务中逐渐形成与现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信念;同时,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第三,综合推进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公民道德建设及民族团结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稳定以及反对“三股势力”等工作紧密结合的综合一体化模式,不断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方面相关工作综合整体推进的目标。第四,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即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以满足农民文化精神需要为要旨,进一步精心打造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从地方到自治区品牌,进而形成全国性品牌。
(三)重点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按照《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好系统性建设规划,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并努力将新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成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其次,完善农家书屋配套保障机制,建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财政经费负担的出版物保障机制,以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多样化阅读需要。第三,增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能力,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出版物出版的扶持力度,丰富农家书屋民文(语)图书及音像制品品种。第四,我国的通用语———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水平是新疆农村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要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第五,大力实施数字新媒体项目,努力实现“数字文化村村有”;同时,实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项目,作为传统农家书屋的补充,以实现传统农家书屋的升级换代。第六,建立健全跟踪、了解和掌握新疆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机制,并据之形成科学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估体系,以便进行科学研究,使其成为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乡村的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明确培养人才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服务队伍。同创建场馆、投建项目一样,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也是为新疆广大农牧民服务的,是农村形成文明乡风的需要,也是满足新疆广大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注重吸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注重发挥返乡毕业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作用,尽量将他们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除了发挥政府机构专职人员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建设庭院文化,鼓励发展农家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民间业余剧团等。其次,要发动社会其他各界力量,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政府有关部门要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以利于各方参与,使之形成合力。再次,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正确引导和发挥其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公众的影响作用,使之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性文化的构建、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或建议。
(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和手段
大力加强同外省区的交流,引进先进经验,积极创新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探索基层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方法。遵循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在服务平台和载体上求突破,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规划范围,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新疆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括: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创新农村出版物配送和宣传方式、拓展基层农村共建共享数字资源新途径、探索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新方式等。同时,政府要深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注意适时引进政府不养人但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适当奖励的方式,即政府不设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对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其他社会主体(包括村委会、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农民文化中心户等)由政府通过奖励方式给予适当的补偿和补助。政府还可通过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方式提供持续的购买补贴,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
(六)不断改善乡村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是管理者观念意识的更新及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服务意识,要重视倾听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并不断加强自身与普通百姓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文体活动形式;同时,做好跟踪调研,以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治理方式。二是要提高农民的自觉性,注重和加强对新疆农民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既包括意识形态教育、现代美育熏陶、审美评价标准的转变等,也包括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更新其观念。
(七)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必然会创造有利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起步、成长、壮大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创新环境、市场培育及孵化的社会环境等。因而,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出台政策措施、制定规划方案,以便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取得加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首先,不断提高新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或首要的条件。其次,自治区、地州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当尽快出台关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及规划,各地农村,特别是有条件、有基础者,应抢抓机遇,尽量使自己纳入自治区的规划当中,积极参与到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第三,鼓励城市文化向农村扩展,同时鼓励农村学习城市,创办富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在政策上,应将农村文化产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身反哺,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四,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新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也为新疆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做好充分准备。第五,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积极促进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促使新疆农村文化产业潜在增长点的培植。第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激发人才积极投身于新疆农村传统文化的创意开发事业中来。尤其要重视返乡、回村的大学毕业生,应当把他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政府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己创业,立志创造新疆农村品牌。第七,政府还应不断扩大和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助力于培育一个成熟的文化市场,进而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3篇: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十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应对之策以及我国经济的状况及经济环境又是如何2010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
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增长到300670亿(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增加到15780(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增加到4761(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增加到21788.5亿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增加到25616亿美外汇储备由1.7亿美增加到19460亿美财政收入从1132亿增长到61316.9亿;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增加到25616亿美。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
销售收入达18万亿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④]2008年我国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为防范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审慎的经济政策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中共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发布公报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
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求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
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
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
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
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
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
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
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
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了广阔空间;
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
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
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达81.1%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
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之中仍有2000亿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
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2010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3、出口有望转负为正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
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给、国际大宗商品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我们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2010年货币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预计2010年GD增长将达到9%左右;
2009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33.1%的水平2010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仍将延续;
从消费增长率来看2009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同比增长16.2%全年将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费增长率将是温和上升趋势;
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1—9月累计同比负20.4%出口增长率负21.3%但自8月份进出口已出现收窄趋势2010年外贸情况会有所改善。
第4篇: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应对之策以及我国经济的状况及经济环境又是如何,2010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
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④]
2008年,我国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为防范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审慎的经济政策,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中共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发布公报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求,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
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
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
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
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
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
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
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
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达81.1%,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
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元之中仍有2000亿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
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2010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3、出口有望转负为正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
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我们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2010年货币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预计2010年GDP增长将达到9%左右;
2009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33.1%的水平,2010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仍将延续;
从消费增长率来看,2009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将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费增长率将是温和上升趋势;
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1—9月累计同比负20.4%,出口增长率负21.3%,但自8月份进出口已出现收窄趋势,2010年外贸情况会有所改善。
第5篇: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浅谈我国的绿色物流一、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实施绿色物流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绿色物流
可以降低企业的原料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地 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采取与环 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 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据分析,产品从投产到 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存储、装卸、信 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还是 高投入大物流,低 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 低投入大物流”显 而易见,绿色物流更重视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能极
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1•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 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普及。经营者和消费者 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几乎没 有。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 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从长远来看,绿色物流是绿色 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
2•法制建设缺乏。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 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 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 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3•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发展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 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 的掌握和应用。但我国目前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如我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 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 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 对环保造成很大
的压力;
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 还有距离;
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 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 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由于绿色物流强调绿色设计、绿色材料、 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处理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有效集成,因此 与传统模式下的供应链相比,绿色物流的供应链的运作与控制的内容 与范围要广得多。其次,绿色物流模式强调在供应链成员内实现知识 创新,而由于知识具有区别于传统的要素特征, 因此在其管理上对技 术提出更咼的要求。
4•增强绿色物流人员的知识创新。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创新收 益还不能完全归创新者所有,于是就存在供应链各环节的成员在创新 动机上存在激励不足。同样由于上面的原因,即使某个成员实现了有 效的创新,经济人的理性也会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其创新成果的扩 散,从而其成果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在供应链成员间共享。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在发展绿色物流应采取的措施,绿 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
2•应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要重视现有物流基 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 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要加强新建物 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 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 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 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 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 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
3•应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 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 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 理(TQM )、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 (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 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 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 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4•加强消费行为引导。于消费者来说,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通 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进行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 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然而消费者个体比较分散,如果不联合起来 的话力量就十分薄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而且一般消费者对物流 的认识还很不够,根本谈不上去关心绿色物流,因而必须依靠消费者 的联合代表一一消费者协会或建立类似的机构来代表消费者参与当 前的绿色物流发展。
5•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 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更广,要求层次也更高。因此,要实现 绿色物流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绿色理论与实务的物流人才 是当务之急。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涉及到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参与, 也是企业成功实施绿色物流的基础保障。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社会经济发展 形势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心得体会2000字大学生